
在选择监控摄像机都是根据使用者的场所要求来选择,一般都是根据环境要求以及经济指标来确定:
1.灵敏度(照度)。在镜头光圈大小一定的情况下,监控摄像机获取理想图像信号所需要的最低靶面照度的能力,就称为该监控摄像机的灵敏度。通常业内定义的方式;有普通型(1-3LX),月光型(0.1LX)、星光型(0.01LX),还有红外照明型,它是借助红外光源来成像的。
2.清晰度(分辨率)。清晰度是表示监控摄像机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通常用电视线(TVL)来表示的,监控摄像机系统中的彩色监控摄像机一般都在330TVL以上,黑白监控摄像机一般都是在400TVL以上。
3.信噪比。监控摄像机的图像信号与噪声电压之比,CCD监控摄像机的典型值为45-55dB之间,信噪比越高就越好。
在选择监控摄像机时,信噪比是在AGC开断的情况下给出来的,灵敏度是AGC接通的情况下给出来的。改变AGC开关,可以适应监控摄像机的光照范围,即动态范围。最低照度是人们评价监控摄像机对亮度灵敏程度的一个指标,该数字越低,说明监控摄像机灵敏度越高,这方面的性能越好。但是,最低照度值是在一定条件下测量的,必须结合相应的测量条件和标准来比较和衡量。在目前的市场上,仅凭厂家给出的最低照度值,是不能简单的得出该监控摄像机亮度灵敏度性能优劣的。
分辨率的数值是指水平分辨率,人们关心的是水平分辨率的高低,因为在同一电视制式下,CCD档次虽有高低,但是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基本是相同的。分辨率的指标是重要的,目前商业上的指标也有很多虚假成分,建议用户在没有经验时侯,以尽量采用品牌性的产品。所有的监控摄像机都有一个视频监控放大器,它把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的水准,在暗光时应具有较高的增益,在亮光时应有较低的增益,这个自动调整的过程叫做自动增益(AGC)。AGC有手动、自动档位。信噪比是指在视频监控图象中有用信号与噪声信号之比。(S/N)=20 x Log(信号/噪声)分贝,这是早期的定义方式。例如:一个监控摄像机的信噪比大于60dB,S/N=60dB,即比率为1000:1,它意味着信号大于噪声1000倍,图像中将看不到噪声信号,图像质量很好。S/N=50dB时,比值为316:1,图像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S/N=40dB时,比值为100:1,图像有一定的“雪花点”,图像质量有一定的影响。S/N=30dB时,比值为32:1,图像将是有大量的噪声的劣质图像。当S/N=20dB时,比值为10:1,图像将不能使用。
监控摄像机作为安防行业中重要的产品,其形态无不诠释了行业技术变化的精髓。在2014年期间,业界对于智能监控摄像机的呼声逐渐高涨,为代表传统安防厂商也开始推出第一代智能监控摄像机产品,主要通过智能分析算法实现智能绊线,区域侦测等应用。随之在芯片发展的推动下,发布感知型监控摄像机,正式开启了智能IPC的新时代。
目前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国内外也开始了新一代智能监控摄像机的探讨,目前市场上智能监控摄像机总结起来不外乎有两类,一类则是国外舶来品“软件定义”在行业的消化诞生的产品,不仅延伸边缘计算理念,同时支持智能应用的不断加载和不断升级。 AI+边缘计算孵化的智能监控摄像机,另一类是以解放后端为己任的智能监控摄像机,能够实现在本地运行AI处理工作,但功能固化, 依托于强大算力的AI平台,摄像机产品可以实现强大的监控视频捕捉功能,甚至不再依赖后端服务器,在前端便能实现图像的处理与分析,从单纯的硬件产品演变为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终端。
这类监控摄像机符合安防行业的传统升级思维,通过软硬件的不断提升,满足用户需求。强大的AI平台提供的算力早已经超越了目前监控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将近8到9成的富余的算力被白白浪费,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性能过剩问题。这些问题目前看起来似乎很难得以解决,除非监控摄像机有更多应用被开发出来或者算力成本的下降。另外当前所有的AI平台都不能算是专门为安防行业服务的产品,降维并不是理智的解决办法。那么是否有较好的方式去改变当前的问题,答案是有的。 软件定义灵活定制的智能监控摄像机 前面提到传统监控摄像机面临的难题,如果从本质上看,仍是无法将一体化的硬件基础设施进行部件化,让功能与应用实现按需管理、按需使用,从而导致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软件定义监控摄像机,目前还是ICT厂商在努力推动。安防称之为“重新定义监控摄像机”的产品,这两年来业界对其也有大体的认知,便不再大费周章重复了。
在人脸识别应用中,传统的部署方式多以前端抓拍+中心分析的前后端结合的方式进行,但如果将人脸识别的智能算法前置,在前端监控摄像机中搭载高性能的智能芯片,通过边缘计算,便能将人脸识别抓图在前端完成,解放中心的计算资源,让后端可以集中做更高的分析。
“软件定义”的核心思想都是“软件和硬件分离,将硬件资源池化,然后再按需进行分割分配或者重新组合”。简单地理解便是类似于智能手机,通过下载各类APP应用实现需求的满足。因此对于这类监控摄像机而言,除了对自身产品的稳定性及性能有要求外,应用开发的丰富性也将决定其产品的体验。因此为了实现算法应用与硬件产品的最大优化,需具备自研芯片、建立生态、系统性开发等底气。 监控摄像机算法商城DEMO 以安防为例,在其现场演示中,将相应的算法从商城上下载安装后,便能实现监控摄像机的智能应用。这类监控摄像机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实现监控摄像机的灵活定制与灵活扩展,另一方面减少算力的浪费。 业界目前对于此类监控摄像机有不少质疑的地方,其中一点便是监控摄像机的应用场景是受限的,监控摄像机产品并不需要更多的智能应用。其实这种说法在智能手机诞生之际也有人提出,类似手机只要满足通话短信功能即可的言论,但目前来看,这两类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监控摄像机亦然,在面对未知的挑战中,因此功能的固化,如果场景出现新的需求,便需要重新更换设备才能得以解决,这对于用户而言更多的是成本浪费。在这点上,软件定义的方式似乎更能满足未来的需求。但是目前此类监控摄像机才刚刚起步,其受限的因素也比较多,但据业内人士透露,传统安防列强也正在跟进软件定义产品,这也意味着这类产品正代表着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调研报告指出,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在2018年增长到185亿美元,预计今年仍将继续增长,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相信会对监控摄像机的应用产生更重大的影响。
另外来说一下监控摄像机的镜头散光问题:
OpTest如何测量杂散光 杂散光系数在杂散光测量中是以一个单一百分比值呈现的。在没有相机或传感器的情况下执行杂散光系数测试,测试中的镜头观察到一个被均匀照射的场,其延伸超出了透镜场。实际上,通常是将一个积分球放置在镜头入瞳周围。在场的中心放置一个小的、完全黑色的物体(光阱)。监控摄像头用来查看图像平面,软件用来测量黑**域内收集的多余能量的大小。然后将该暗区信号与亮信号进行比较。数值小的杂散光系数是有效的。 许多客户对测试较小的光学元件很感兴趣,对此LensCheck测试仪器就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LensCheck支持使用OpTest®7软件针对杂散光系数或杂散光扩散函数来对杂散光进行测量。除了少数例外,这两种方法都符合国标9358。 被测镜(LUT)被放置在积分球的入射口处 LensCheck Stray Light Kit是LensCheck VIS的附加选项 Optikos提供4’’、6’’和10’’型号的积分球,此处展示的是10’’的大积分球 杂散光系数测量如何与LensCheck和OpTest®7配合使用? 用LensCheck仪器进行杂散光测量需要购买杂散光工具箱选项。这个版本10’’包括一个积分球、附加的光源和一个支撑导轨。积分球是产生180°均匀照明条件所必需的。 运行OpTest®7杂散光系数测量的操作界面 什么样的镜头可以用杂散光工具箱进行测试? 由于透镜的焦距要受积分球直径的限制,所以Optikos提供了三种尺寸型号的杂散光工具箱,分别包含直径为4’’(100mm)、6’’(150mm)和10’’(250mm)的积分球。国际标准建议积分球直径最好大于被测镜片焦距的10倍,因此测试焦距为25mm的镜头要用带有10’’积分球的杂散光工具箱。对于具有较长焦距的镜头,Optikos也可以提供定制解决方案。 图像分析仪从LensCheck移动到杂散光工具箱支撑导轨,LensCheck计算机仍然用于运行OpTest 7,杂散光系数测量程序作为OpTest 7的核心部分存在,并指导用户如何进行测量。它完全符合国标9358,Optikos也已经将杂散光工具箱的精度确认到0.1%。
杂散光工具箱有哪些限制? 必要情况下,可以搭设遮光罩以阻挡来自测试装置的环境光。
对于较长焦距的镜头可能很难用杂散光工具箱来进行测试。此外,对于精确测量,测试环境(实验室,工厂等)是要求完全黑暗的,这一点至关重要。 国标规范将杂散光系数定义为轴上测量,那么就要将黑色物体放置在场的中心。Optikos为感兴趣的客户提供了定制杂散光工具箱以满足包含离轴测量的需求。
杂散光扩散函数
杂散光扩散函数(GSF)是准直光在特定入射角下图像平面上的辐照度分布的度量。它需要光源、准直器以及旋转平台来设置入射角(见图4)。LensCheck恰好具有所有这些功能,它不需要再附加其他组件。杂散光扩散函数的测试条件可以由用户自己确定,并且可以针对一定范围的入射角度或单个角度进行记录。 图4 国标9598 杂散光扩散函数的测量图 图5 无需做修改地在LensCheck上测量杂散光扩散函数 测量监控摄像机镜头或是相机(带镜头和传感器)的杂散光扩散函数哪个更好? 在测量监控摄像机镜头或相机的杂散光扩散函数时,会产生一个重要的差异。这两个测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因为相机本身可以显著贡献杂散光。保护玻璃、传感器、安装座和结构本身的反射都会产生这些不必要的照射。除此之外,传感器本身也产生随机固定模式的像素噪声,读出如散射、图像残留、电子漂移和串扰以及在感知到的杂散光中起重要作用的其他现象的这些错误。因此建议使用相机进行测试。 然而国标9598规定只用于测试镜头组件而并非相机,这也是Optikos杂散光扩散函数测量与国标测量主要的不同之处。 杂散光扩散函数的测量如何与LensCheck和OpTest 7配合使用? 杂散光扩散函数测量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传感器要有非常高的动态范围,大约在105或106。当强光在透镜视野内时,它会淹没其他重要的区域。Optikos使用高动态范围(HDR)成像满足了所需的动态范围。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多个图像被曝光,最终合并创建为一个合成图像。随后分析该合成图像以产生上述的杂散光扩散函数。 图6 透镜离轴12°的杂散光扩散函数 动态范围大于106 插图显示了非常长的曝光图像 将具有不同曝光时间的5张图像合并以创建杂散光扩散函数图 如果用户正在测试相机系统,那么OpTest 7将不会从监控视频流中收集图像,它将只读取LensCheck的监控视频输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手动设置曝光时间并保存图像。Optikos就如何设置曝光时间并处理图像以生成杂散光函数图给出了合理建议,如图6所示。Optikos还提供了生成高动态范围合成图像的软件。这也是杂散光扩散函数测试比杂散光系数测试更耗时的主要原因。 杂散光扩散函数的测量是否需要其他附件? 杂散光扩散函数的测试不需要任何LensCheck硬件的定制。 什么镜头可以测量杂散光扩散函数? 只要是通过了LensCheck测试的任何镜头都可以进行杂散光扩散函数的测量,要求镜头通光孔径达到50mm,焦距长在1mm到200mm之间。 杂散光扩散函数测量的局限性有哪些? 如上所述,杂散光扩散函数的测量是一个偏手动的测量。对于用户所决定哪些角度会有益于它的测量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通常通过在改变输入角度的同时观看视频流来确定。特别是当测量出现问题时,一个合适的角度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是用杂散光系数还是杂散光扩散函数? 杂散光扩散函数特别有助于评估形成集中照射模式的鬼像反射或其他突出的杂散光伪影的严重性。这一测试虽然更加费时,但也对杂散光问题起源提供了更深入的研究。这对于光学和光机设计师来说是特别有价值的。由于杂散光扩散函数测量的灵敏度非常高,它们也适用于对杂散光敏感的具有挑战性的成像环境,例如评估窗户对汽车镜头、机载相机或LIDAR系统的影响。 杂散光系数和杂散光扩散函数都可以进行很有价值的测试。杂散光系数可用作图像平面上漫反射辐照度的度量。不佳的杂散光系数通常是由于涂层不均或不充分而产生的,并且造成对比度的普遍损失。它可以很容易通过单个百分比值来指定,是一种快速简单的测量。在比较供应商的镜头性能和要用的镜头规格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许多美国军用规格,如图像增强管都需要做杂散光系数的测试。 提供测量产品和服务,用于测量镜头和相机系统,以及用于光学产品开发的工程设计和制造。我们的所有系列标准产品可用于测试光学、成像仪和相机系统,适用于任何行业,我们也将为您的具体应用来设计定制产品。 多传感器监控摄像机具有各种优点,其中包括覆盖范围广、监控摄像机安装数量少、安装和维护成本更低等。但与所有其他IT或电子设备一样,选择多传感器摄像机时需要考虑一些因素。
多传感器监控摄像机配有固定或可调节镜头。对于前者,监控摄像机支持180度,270度和360度视野。“用户应选择最符合其用例的FOV监控摄像机安装。例如,开放式广场或停车场可以从360度受益最多,而长街只需要180度。 同时,带有可调节镜头的多传感器监控摄像机支持用户一次看到多个方向。可调节的多向监控摄像机在您不需要连续观看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灵活性,使用监控摄像机来查看特定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监控摄像机可以独立调整。一台监控摄像机可以面对门口,而其他监控摄像机用来查看其他房间的特定区域。
如果要视频监控的区域属于交通枢纽等目标高移动的区域,那么选择具有良好压缩的监控摄像机将是节省带宽和存储空间的好方法。当结合智能编码和H.265压缩时,我们能够从四台4K监控摄像机提供比H.264标准4K监控摄像机更低的比特率。四个可重新定位的镜头可以减少盲点并视频监控城市中心的各种状况。
天气/防暴 对于户外应用,监控摄像机应能抵御恶劣天气和故意破坏。IP66等级(或更高)是户外安装监控摄像机的理想选择,可以承受极端天气条件。 旨在防水,使监控摄像机即使在雨天也能捕捉到清晰的图像。涂层在抵御污垢方面也很有效,从而降低了清洁球罩的频率。这使得它们特别适合证据级别的监控视频图像。 WDR /低照度
同样在外部应用中,如果多传感器监控摄像机具有良好的WDR和低光性能以满足各种照明条件,那将是理想的选择。多传感器监控摄像头仍然是需要从具有挑战性照明条件的场景中提取信息的监控摄像头。因此,您应该为所需的细节寻找足够的分辨率,足够低的光线和宽动态范围性能,以及能够动态适应这些变化条件的监控摄像机。
安装提示 一般来说,使用一根电缆和一个IP地址,一个多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很容易安装 – 这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步。但是安装人员与用户还是可以从总结的一些技巧中获益。 全景多传感器监控摄像机最好安装在高于3米的位置,距离场景中的移动物体至少3米,以捕捉宽阔的视野。多向监控摄像机需要安装在可以覆盖目标区域的位置。 多传感器和多功能可调监控摄像机的正确倾斜和定位对于获得一个区域的最大覆盖范围至关重要 ,不要将监控摄像机放在墙壁旁边,因为侧面视图将被完全覆盖。 同样,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在建议监控摄像机安装位置之前,我们通常会先从客户的要求和期望开始。了解客户期望看到的内容非常重要。有时会有不合理的期望。这些监控摄像机不是识别10米外车牌的为最佳选择。
如果要捕获的区域同时具有阴影和明亮的光线条件,120dB的宽动态范围通常可提供最佳的视觉平衡。如果最终用户在光线条件较差的区域要求清晰的彩色图像,那么在多传感器监控摄像机的每个框架内都内置安装带有LED照明是明智的。